一
说到海鲜,敝乡人总不免有几分自负。中国大陆海岸线最长的十大城市里,我老家台州稳居老七。各地都有《摇啊摇,摇到外婆桥》的童谣,到了我老家,便成了海鲜版——“摇、摇、摇,摇到外婆桥;白米饭,鲞汤浇,黄鲫鲓,箸样长;饭呒熟,再摇摇”,是带着一派童真的鲜美。
海鲜是老家人的通关密码。童谣中的黄鱼鲞冬瓜汤浇白米饭,我从小吃到大。在敝乡,海鲜可以单独称霸,也可以与米饭、面条、年糕等碳水结成搭子,并不违和唐突。
带鱼饭是敝乡最常见的海鲜饭。做好一碗带鱼饭,先要有条好带鱼。好带鱼的选美标准是“三小一厚”——个小、头小、眼小、肉膛厚。“小眼带鱼”比“大眼带鱼”味道好得多。冬至前后的“雷达网”油带,则是肥美巅峰。
小眼带鱼清蒸、红烧、煮萝卜丝,都很好吃。渔民出海,会在船上做带鱼饭,带鱼内脏处理干净,用海水囫囵一冲,整条带鱼“哐当”丢进锅里,与米饭同煮。饭熟鱼香,拎起带鱼一抖,白花花的嫩肉雪片似的掉进锅里,用筷子略加搅拌,关盖焖熟,鲜美的带鱼饭就出炉了。肥厚嫩糯的油带,自带油脂,与米饭一融合,满锅的鲜味,没有半点腥膻之气。
二
早年常去三门,清明前去吃河豚,秋分后去吃青蟹。当地的青蟹饭,以陈年老酒浸醉青蟹,蟹脐塞上姜丝去腥,整只蒸熟,蟹汁、膏黄渗进米饭,真鲜!也有蟹黄饭,带膏的白蟹或青蟹蒸熟,剔出蟹肉、蟹膏,直接拌进米饭,是扑鼻的鲜香。
有一年到温岭渔村采风,在村尾一家不起眼的小饭馆里,吃过墨鱼饭。刚出水的大墨鱼,掏净肚肠,浸泡好的白胖糯米塞进墨鱼肚,隔水蒸熟。外圈墨鱼内圈米饭,非常有嚼头,有点类似江南的桂花糯米莲藕,但鲜味胜过百倍。
蔡澜写过鱿鱼饭,渔人把小小的活鱿鱼扔进酱油里,鱿鱼大口吞食酱油,身子带着咸味。煮饭时,把活鱿鱼直接铺在饭上,熟后,鲜美得能连吃三碗。遗憾,我没吃过。
龙虾泡饭和鱼翅捞饭最早出现在粤闽,这股风几十年前就吹进浙东。饭局尾声,总要来份龙虾泡饭收尾。好吃的龙虾泡饭,要用虾头虾壳提前熬煮高汤,再加入少量奶油、椰浆调味,龙虾肉质紧实鲜嫩,汤汁吸收了海鲜的清甜,隔夜的米饭粒粒紧实,吸满汤汁后软糯入味。鱼翅泡饭更高级一些,用老鸡、老鸭、火腿、筒骨、干贝等原料慢火熬成鲍汁,勾芡后,浓稠鲜美,鱼翅爽滑,拌上白米饭,每粒米都裹满鲜味。粤闽菜系,讲究六朝骈文般的铺陈,台州菜与之比,显得直白通透,松弛感十足。
前年去上海,在外滩的林家一饭店吃过一道东海大黄鱼焖饭。主理人林美均是台州人,长得肥头大耳,笑起来腮帮子会抖,开店选址有海边人耕海烹鲜的大气,初到上海,竟敢直愣愣选在寸土寸金的外滩边上。他从小在海边长大,见过各种风浪,吃过各种海味,当地渔民把刚打捞上的渔获,放在土灶上与大米焖煮,扑鼻鲜香。到了他这里,就改良成了黄鱼焖土灶饭。野生黄鱼切块,以家烧的方式入味,与晚稻米一起,在土灶中焖熟,吃时再浇入浓香黄鱼汤。锅底带焦香的米饭,喷香酥脆,咬起来“咯吱”有声。
几十年前的野生黄鱼是白菜价,现在是天价,高攀不起,野生黄鱼焖土灶饭只能偶一尝之。好在我是个能将就的人,家里烧鱼,盘底鱼汁和碎鱼肉用来拌米饭,同样鲜甜落胃,也算是低配版的海鲜饭。
鲨油饭最是生猛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东海海域有各种鲨鱼,当地渔民组织捕鲨队,出海渔猎鲨鱼,收获颇丰。捕到姥鲨后,取下两片肥硕的鱼肝,切成小块,熬出鱼油,再倒入猪肉、豌豆粒、萝卜丁、香干丁,浸泡过的粳米如同好好先生,安抚着各种食材,让它们能鲜鲜与共,各鲜其鲜。一番挥铲翻炒,鲜味排山倒海而来。吃完,油嘴一抹,鲜味在唇边三日不散。
三
从前住在前丁街,一出小区门,左手边就是姑嫂开的海味小餐馆,一到冬天,带鱼饭、砂锅海鲜面、砂锅海鲜粥的鲜味混着白气飘出门,勾得人挪不动脚。我最爱她们家的海鲜粥,锅里有虾仁、海参、鱿鱼、蛤蜊,再撒点碧绿芹菜碎,简直就是花团锦簇,咸鲜清香,一碗下肚,浑身热乎乎。我家彪兄是山里人,嫌海鲜粥腥臊混沌,我却从中尝出海潮汹涌的鲜味。
在浙东,到了立夏、白露这些节气,海鲜饭成了时令饭。立夏饭,敝乡称醉夏饭,山里多用豌豆、笋丁、蚕豆这些时令鲜蔬和糯米同煮。海边则以海鲜咸饭迎夏,煮饭时加上鲞丁、虾仁干、咸肉、蚕豆,一揭盖,鲜香扑鼻。
除了海鲜做成的海鲜饭,还有淡水鱼虾做的鱼饭。一千年前,宋仁宗与臣子张景拉家常,问他老家有啥好吃的,张景答:“新粟米煮鱼子饭,嫩冬瓜煮鳖裙羹。”鱼子饭是当年新米煮带籽淡水鱼做成的鱼饭;鳖裙,即甲鱼背壳上的裙边,与嫩冬瓜同煮,味鲜无比。
鲁迅在南京路矿学堂求学时,尝过鲈鱼饭,因为味美,他还特意记下一笔:“生鲈鱼与新粳米炊熟,鱼须砍小方块,去骨,加秋油,谓之鲈鱼饭。味甚鲜美,名极雅饬,可入林洪《山家清供》。”我实在想不出鲈鱼饭有啥好吃的。
苏州有三虾饭,以虾脑酱、虾仁、虾子与米饭同炒,精细是精细的嘞!说到苏州人的精细,怎么也得提一嘴那里的银芽塞肉,不过是普通的豆芽炒火腿丝,却要用针把豆芽挑空,再塞火腿肉进去,比在蚊子腿上割肉还要精细。
钱王旧地的台州,在吃喝上向来豪放;吴王旧地的苏州券商按月配资,饮食精细如绣花。两地饮食,一个如铁马秋风,一个似杏花春雨。
华林优配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